×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法学家
首页
期刊简介
编 委 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电子书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2008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2-15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本期视点:《反垄断法》解读
史际春
2008(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简称《反垄断法》)多年磨一剑(从国务院1987年成立反垄断法规起草小组、草拟《禁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暂行条例草案》起为20年,自1994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反垄断法》列入立法规划为13年),于2007年8月30日颁布,并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的颁行,是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暨中国经济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于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意义深远。为准确把握我国《反垄断法》的特点、价值追求与颁行意义、作用,厘清《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行业监管等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本刊特约请国内有关反垄断法方面的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Select
论文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与核心价值
徐孟洲
2008(1):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社会本位观:反垄断法立足之本
吴宏伟, 金善明
2008(1):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我国《反垄断法》的特色制度、亮点制度及重大不足
时建中
2008(1):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反垄断法对产业政策的拾遗补缺作用
韩立余
2008(1):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论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协调关系
杨东
2008(1):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反垄断法》第55条的理解与适用
王先林
2008(1):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我国反垄断法的司法制度构想
蒋岩波
2008(1):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中国法律发展的理论反思
朱景文, 韩旭
2008(1):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中国法律史研究2007年热点之分析——以2007年发表的论文为中心
曾宪义, 马小红
2008(1): 3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混合法律文化研究与外外国法律史学科的发展
叶秋华, 王云霞
2008(1): 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宪法文本研究的自觉与反思
张翔, 韩大元
2008(1):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行政法学研究范式和方法的探索
胡锦光, 刘飞宇
2008(1):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新刑法实施十周年的走向及评价
黄京平
2008(1): 5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刑事执行法学
韩玉胜, 沈玉忠
2008(1):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民商法学的突破与坚持
姚辉
2008(1): 6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法学现代化和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
沈致和
2008(1): 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新探索
龙翼飞
2008(1): 75-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中国经济法的立法突破与理论发展
朱大旗, 何遐祥
2008(1): 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社会法的研究视域和进展: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建设
林嘉, 邓娟
2008(1):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生态文明语境下环境资源法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周珂, 楚道文
2008(1): 8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现代视角及其关注重——以2007年的研究为基准的介绍
汤维建
2008(1): 9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刑事诉讼法治视阈中的理论新探索
陈卫东, 刘计划
2008(1): 98-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物证技术的创新及侦查方法的法制化
李学军, 刘晓丹
2008(1):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国际法与中国的国际化
朱文奇
2008(1):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际私法学
徐青森, 杜焕芳
2008(1): 11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和谐世界构建中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赵秀文, 刘万啸
2008(1):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理论与制度:军事法制研究的新发展
陈耿
2008(1): 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略论中国传统诉讼审判的判决依据
李交发, 刘军平
2008(1): 120-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传统诉讼法律文化极具特色,与此相适应,中国传统诉讼审判的判决依据表现出特殊的风格。其判决依据主要有依律判决、判例与类推判决及依情理和礼判决等。对此作一分析研究,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传统诉讼法律文化的理解,并吸收借鉴其中的有益部分为当今法治建设所用。
Select
论文
我国证券犯罪立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思辨
高铭暄, 王剑波
2008(1): 125-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证券犯罪立法采用了“以刑法典为主、附属刑法为辅”的模式,这一立法模式的选择主要是出于对本土化因素的考虑,它符合我国的刑事立法传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但是,承认我国证券犯罪立法的本土化特征,并不意味着对证券犯罪立法国际化趋势的否认。相反,在我国证券犯罪存在范围的划定上,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国际化因素,以实现与国际接轨和交流。总之,我国证券犯罪立法应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协调统一。
Select
论文
基本权利限制问题的思考框架
张翔
2008(1): 134-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基本权利限制问题的思考,可以遵循“基本权利的构成——基本权利的限制——基本权利限制的违宪阻却事由”三个思考层次。在第一个层次中确定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和基本权利主体,其中需要分析基本权利的内在界限和基本权利的竞合等问题;在第二个层次确定国家对基本权利限制的认定标准;在第三个层次确定该限制行为是否有违宪阻却事由的存在,并依此作出该限制行为合宪或违宪的判断。在这一层次需要分析法律保留、比例原则、基本权利的本质内容等问题。以上三个层次构成了基本权利限制问题的思考框架。
Select
论文
程序类型化理论:简易程序设置的理论根源
毛立华
2008(1): 140-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易程序设置的理论根源多是从效率的角度来阐述的,对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张从程序的功能——正义再分配的角度入手,探讨程序设置的理论根源。通过分析,认为程序的类型化理论是程序设置在制度层面上的理论支撑,进而提出简易程序设置的理论根源也在于程序类型化理论,最终落脚于实现正义。
Select
论文
强制公开的义务主体与责任主体研究
陈界融
2008(1): 146-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强制公开原则是证券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强制公开是义务主体向不特定投资者承担的一项法定义务,它要求义务主体必须依法定的形式和内容履行义务;强制公开义务主体是指依据证券法律规定,有义务以自己的名义公开发布相关信息,并对此信息公开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主要包括有价证券的发行人、特定情形下的投资者、公司并购中的收购人;强制公开的责任主体,是指根据证券法律法规的规定,因违反强制公开法律制度所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主要包括发行人、发行人的内部管理人员等直接责任人、保荐人、出具专家意见的证券服务机构、证券商、一定情形下的投资者。
Select
论文
美国外贸政策决策机制的变革——美国《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述评
徐泉
2008(1): 154-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的通过是美国贸易政策与立法发生重大转变的标志。“1934年体制”导致美国《联邦宪法》中由国会主导的贸易政策规制体制真正开始向由国会与总统共享决策体制的过渡完成。其中所涉及的深刻的国际与国内政治一经济背景是解读这一体制的关键所在。审视这一体制并廓清其中所含的法律机理,有助于我们深入剖析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流变,其影响表现在对美国国内贸易政策与国际贸易体制两个层面。
作者投稿查稿
责编审稿系统
副主编审稿系统
主编审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辑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