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3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08-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江平
    2003(4):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订一部立足我国实践、面向21世纪的民法典是我国民商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多年来的夙愿。2002年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被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的立法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我们特邀了部分参与民法典起草的学者和立法部门的官员就民法典起草中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进一步推动立法的科学化和法学研究的繁荣。
  • 论文
    王家福
    2003(4):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王胜明
    2003(4): 9-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王利明
    2003(4): 13-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杨立新
    2003(4): 18-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崔建远
    2003(4): 23-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张新宝
    2003(4): 27-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冯玉军
    2003(4): 32-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当前亚洲“法治”建设之窘境,提出亚洲法哲学研究的理论结节点,在于重新解读现代法治的“历史”本体,后者主要是由一些西方历史哲学家(如维柯、黑格尔、斯宾格勒)以及法学思想家(如孟德斯鸠、梅因、萨维尼)在“西方中心论”的理念基础上所描述的“虚幻”的历史观念和研究范式。它贯穿在现代法治理论的全部概念、原理和体系当中。当前,只有批判并超越此种带有鲜明霸权话语烙印的“历史观念”和“世界图景”,方可推进多元化的世界法律文明体系的健康发展,实现人类共存共荣的美好前景。
  • 论文
    叶秋华, 宋凯利
    2003(4): 40-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日本的宏观调控法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最具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深受其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影响。以强有力的经济计划导向和卓有成效的产业政策调控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模式直接决定了日本以计划法和产业政策法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法体系。本文旨在通过考察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宏观调控法来揭示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 论文
    刘松山
    2003(4): 45-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治理街头小广告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是,街头小广告与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以及商业性言论自由有着复杂联系,要求电信企业限制和中止小广告者的通讯工具使用,还须考虑到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得无辜受侵犯。地方性法规普遍性地作出限制和中止街头小广告者通讯工具使用的规定,超越了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立法权限,对维护法制的统一危害很大。
  • 论文
    庄建南, 黄生林, 黄曙, 叶建丰
    2003(4): 52-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贪污贿赂犯罪刑事政策的概念、特点、制定依据,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现行的贪污贿赂犯罪刑事政策主要有:依法从重从严;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狠抓大要案;打击与预防相结合。在对它们进行检讨之后,指出:“依法从重从严”应调整为“严而不厉”;“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应重新厘清其内涵;“狠抓大要案”予以谨慎地保留,但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大要案与小案的关系;“打击与预防相结合”应明确为“预防为主,打击为辅”,预防格局应从司法预防调整为社会预防。
  • 论文
    房绍坤, 吕杰
    2003(4): 63-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预告登记是不动产登记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信用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德国、瑞士、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等都有规定。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用我国国情的预告登记立法例,并进行精细的制度设计,以建立完善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 论文
    江伟, 段厚省
    2003(4): 72-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研究了实体法上的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理论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请求权竞合对诉讼标的理论发展的影响。诉讼标的理论有新、旧之分,其理论功能不完全相同。请求权竞合不仅仅是实体法上的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民事诉讼标的的确定与识别,涉及到诉的合并与变更、重复起诉以及判决及判例客观范围的确定等等。笔者认为,作为诉讼标的,应当是当事人在诉讼中主张的特定利益,请求权仅仅是当事人攻击防御的方法和法院进行裁判的根据。
  • 论文
    王戬, 汪振林
    2003(4): 83-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隐私权是宪法权利,亦是刑事程序基本权。隐私权作为刑事程序调整的重要范围,保护着个人对刑法执行至关重要的有罪或者无罪信息的私有,以及对不让政府插手的个人信息的享有。加强刑事领域的隐私权保护,意味着要在政府的规范需要和个人隐私权益上达成大量开放式的司法平衡,对政府操纵背景条件的能力进行有限限制。漠视隐私权的刑事程序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有事实性的恶果,其对事实结果的影响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趋势。为此,应关注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属性、价值及作用,加大对我国刑事程序中隐私权的保护。
  • 论文
    范忠信
    2003(4): 88-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中唯一受过正规法律教育并从事过律师职业的人。其法制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依法办事”,但未上升到强调党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强调党员干部守法的模范义务,但未强调法治意义上的法律平等;强调国法与党纪同等重要,但未能真正说明两者的正确关系;强调党领导政权的正确途径及党与政权的分工问题,但未能析及“以党代政”体制的根本弊端,未能阐清党的政策与法律的正确关系。
  • 论文
    程啸
    2003(4): 94-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意思联络作为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极为必要。首先,它有助于减轻受害人对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其次,能够正确的区分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再次,有助于正确的界定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以及并发的侵权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在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中取消意思联络,必然不适当的扩大共同侵权行为的范围,违背自己责任原则,不利于保护受害人。
  • 论文
    杨建顺
    2003(4): 103-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探讨危机管理的概念、特征、原则及分类的基础上,从行政法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出发,重点架构了危机管理过程论,论述了危机管理中的两个重大问题:行政组织的权力配置及其责任机制。本文主张政府应在民主的制度框架下推进以信息公开为前提的责任制度,构建课题应对型的开放的、水平的、直接的、专门的危机管理体制。同时,危机管理必须实现程序化、制度化以及目的的公益化,从而保证危机管理决定的责任明确和危机管理的决定内容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
  • 论文
    莫于川
    2003(4): 115-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非典”公共危机管理的新实践、新情况,探讨了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若干现实课题,提出应加强我国公共应急法制建设,将行政应急性原则纳入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体系,重视行政指导措施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适当运用,系统研究解决诸多后“非典”时期的行政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论文
    王贵国
    2003(4): 126-1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化的大势下,国际条约、国际组织对成员国内法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最。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要求成员的国内法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相一致。本方以阿根廷家禽反倾销案为例,通过反倾销协议,来论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具有高于国内法的法律地位、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在内的内国法须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要求从而日趋国际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法律规范呈中和趋势。
  • 论文
    汤树梅
    2003(4): 144-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外商投资股份公司作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重要形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立法和实践,通过分析指出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在本质上应该是股权式合营企业,属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一种形式。其法律性质是中国的法人,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资本股份化、以营利为目的等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特点,但同时在中国目前的法律环境下又在股东资格、股权比例、注册资本额以及待遇享受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也是问题所在。
  • 论文
    钟立国
    2003(4): 151-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项重要的贸易政策工具,区域贸易协定在上世纪80年代后得到了迅猛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引起了各界对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机制两者间关系的广泛关注。为了保证其在多边框架下的健康发展,GATT/WTO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则,以规范、引导此类协定的签订。但由于受技术因素与政治因素的影响,WTO的相关规则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能发挥更有效的规制作用,世贸组织应制定一项专门规范区域贸易协定的多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