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法学家
首页
期刊简介
编 委 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电子书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2-15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思考
黎违飞
2007(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受历史事实、制度、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结构模式。这一社会构成事实及城乡之间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均衡发展和全面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进而严重制约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设想的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重大而紧迫的社会课题,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针及具体措施。为参与“新农村建设”方略的讨论,本刊组编了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四篇法学论文,以飨读者。
Select
论文
论经济法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
朱大旗
2007(1):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农民权利保障与新农村建设
季建业
2007(1):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新农村建设与基层司法改革
陈巍
2007(1):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法制发展
朱景文, 叶传星
2007(1):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中国法律史学术研究成果之分析
曾宪义, 马小红
2007(1): 2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多元法律文化研究与外国法律史学科的发展
叶秋华, 王云霞
2007(1):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回应与挑战:中国宪法学研究新进展
韩大元
2007(1):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论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
胡锦光, 刘飞宇
2007(1):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学新思维
黄京平
2007(1): 4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和谐社会语境下刑事执行法学的新发展
韩玉胜, 沈玉忠
2007(1):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对话辨共识争鸣求精进
姚辉
2007(1): 5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知识产权法研究的基础性与多样性发展
刘春田
2007(1):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
龙翼飞
2007(1):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规划、监管与中国经济法
史际春, 宋彪
2007(1): 6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社会法的热点及其新发展
林嘉
2007(1):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环境资源法学蓬勃发展、务实创新
周珂, 曹霞
2007(1):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理念转换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汤维建
2007(1):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刑事程序法治进程中的理论新进展
陈卫东, 刘计划
2007(1): 85-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持续并创新:物证技术学与侦查学研究新景象
李学军, 刘晓丹
2007(1): 90-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国际法与构建和谐国际社会
邵沙平
2007(1): 94-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研究涉外程序立法推动涉外司法实践
徐青森, 杜焕芳
2007(1): 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法制
余劲松
2007(1): 10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中国军事法学的新进展
陈耿
2007(1):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良知义务与理性“应当“之别——评自然法学义务与凯尔森实证法学的“义务“的分野
张恒山
2007(1): 108-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凯尔森认为法律义务是因法律制裁而存在;法律义务就是应当不做作为法律制裁的条件的行为。这样,凯尔森所理解的“法律义务”仅有因畏惧制裁而服从的含义。但在自然法学看来,因畏惧制裁、避免受害而服从的“应当”只是一种明智行为,是一种理性选择行为,它不是道德义务。道德义务从根源上说来自人们的良知。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同源,同样来自于人们的良知意识。
Select
论文
“习惯法权”与中国民法典之编纂
龚廷泰, 眭鸿明
2007(1): 116-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惯法权”相对于国家法律具有“先在性”。我国传统习惯饱含着深刻的“法律伦理主义”精神;如果我们抛弃其历史惰性,汲取其注重道德规则法律渗透、伸张个人信念伦理、强调个人社会责任、重视风俗礼仪等精华,并将其贯彻于中国民法典之中,必然有助于民法现代化所需求的“民族性”品格的树立。
Select
论文
论征税行为的无因性
张晓婷
2007(1): 122-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税法在体系上虽被划入公法,但它在内容上和实体上仍和私法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本文认为,建立征税行为的无因性理论对于诠释财税法与私法调整的协调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事人的行为或其经济结果只要满足税法规定的征税要素,就应当纳税,而不论该行为的私法效力如何。但该经济行为的经济后果已被其他职能部门确定为应加以全部返还或者应予以没收,则不应再征税,已征税款应予返还。
Select
论文
平等保护原则:中国物权法的鲜明特色
王利明
2007(1): 128-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平等保护原则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物权法的社会主义属性的充分体现。它鲜明地体现了我国物权法的中国特色。平等保护原则完全符合我国宪法,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国有财产,它是对所有民事主体的一体保护。
Select
论文
刑事程序选择权论要——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角度
姚莉, 詹建红
2007(1): 137-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刑事程序选择权,是指当事人,主要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选择相关程序和与程序推进相关事项的权利。此项权利不仅在工具性层面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在应然性层面上具有重要的理性基础。刑事程序选择权的基本样态包括诉讼角色选择、裁判主体选择、诉讼利益选择、程序分流选择,它们有着各自的价值功能。从科学可行的路径出发,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与实践应该扩充甚至创设刑事程序选择权的制度平台和运行空间。
Select
论文
论美国反倾销法的立法和执法过程——以利益冲突为视角
姜栋
2007(1): 144-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利益冲突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对美国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集团的分析揭示了这样一种趋势:在反倾销的立法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贸易保住的利益诉求;而在反倾销法的执法过程中,具体负责反倾销法实施的行政官员也站在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之上,这也揭示了为什么美国会采取“归零”这一方法来维护贸易保护主义的利益。总之,在利益冲突中处于优势地位的贸易保护主义利益决定了美国反倾销法立法和执法的价值取向。
Select
论文
德国犯罪原理的发展与现代趋势
克劳斯·罗克辛, 著, 王世洲, 译
2007(1): 151-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投稿查稿
责编审稿系统
副主编审稿系统
主编审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辑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