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法学家
首页
期刊简介
编 委 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电子书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2005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6-15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我国司法行政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张福森
2005(3):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
韩大元
2005(3): 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限制、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七大政策措施。《意见》的发布,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关于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2004年宪法修正案关于完善保护私有财产法律制度的要求,切实解决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观念、法律、体制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此,本刊特开辟专栏——“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约请知名法学专家、学者就此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探讨。
Select
论文
构建民营企业的平等税收法治环境
刘剑文
2005(3):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论完善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金融法治环境
徐孟洲
2005(3):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应加强刑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
卢建平, 陈宝友
2005(3):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与反垄断法
王晓晔
2005(3):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发展“非公经济”的经济法解读
张守文
2005(3):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的身份革命
叶传星
2005(3):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法体系基本结构的理性基础——从法经济学视角看公私法划分和私法公法化、公法私法化
龚刚强
2005(3): 4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法经济学视角对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背后的理性基础。人具有社会性又具有自私性,必须通过社会合作将二者加以协调。国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比单纯的社会自发调节在实现社会合作上成本更低。合作即意志行为的协调,包括“意志自由”型(自愿交易的合作)和“意志支配”型(强制的合作),它们都需要耗费一定成本。私法适宜前者,公法适宜后者。但是,市民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交易并不是真正的“意志自由”,需要国家意志的强制干预来加以平衡;而国家干预会面临高昂的组织管理成本,需要适当引入自由协商机制。
Select
论文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康德法治论解读
陈金全
2005(3): 4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法哲学最显著特点在于把人提到了目的论高度,从而做出了划时代贡献,为现代法治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他先验的形而上学,又使他走入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这是时代的局限,其法治论的哲学价值观尚需要当代人去补充、修正和发展。
Select
论文
试论民间习惯在民间纠纷调解中的作用——以河北省某村的实地调查为个案
于语和, 于浩龙
2005(3): 55-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惯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纠纷解决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遵从习惯多于遵从法律。本文以个案为角度,探讨了在民间纠纷调解中民间习惯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发生机制。从调查的案例得出结论,习惯的最大作用在于受到广泛的认同,通过习惯解决纠纷有利于执行。文章结论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应当注重发挥习惯的作用,应当承认习惯的效力。
Select
论文
论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宪法根据
许元宪, 吴东镐
2005(3): 6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试将关于我国行政法规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的论述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从宪法解释的角度,分析和阐述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宪法依据。从而明确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宪法意义,分清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宪法地位,以便得到对行政法规的明确认识。
Select
论文
论通信自由的宪法保护
刘素华
2005(3): 69-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通过电信、因特网“无边界”传播,为人类言论表达自由、经济、文化信息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信息的“无边界”的传播是以通信自由基本人权的实现为基础的。今天研究通信自由的宪法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Select
论文
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命运
王君祥
2005(3): 7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罪刑法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刑法普遍确立的一项最基本原则。国际刑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分支,是惩治规范国际犯罪和维护国际社会秩序的刑事规范。国际刑法遵循和适用罪刑法定原则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适用走过了一条坎坷之路。国际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路在何方?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Select
论文
从法律上可保利益到经济可保利益
邢海宝
2005(3): 83-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上保险中,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可保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根据英国判例法和MIA 1906,可保利益必须是法律上可保利益。这一原则和制度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然而,法律上可保利益原则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特别是给FOB、CFR买卖中装船前货物保险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有鉴于此,人们做了摆脱困境的种种尝试,并最终转向经济可保利益。经济可保利益原则的确立是新的经济条件下保险本质的回归。
Select
论文
论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吴宏伟, 魏炜
2005(3): 9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历史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多元、多层次的体系。从反垄断法的成因来看,我们认为,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包括建立和维护自由、有序的竞争秩序的基本价值目标和实现社会整体经济效率与社会实质公平的根本价值目标。这些价值目标既存在着一致性又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可能。对于哪种价值优先,我们应依据“平衡协调”与“社会本位”的理念和原则并结合国内国际形势,作出适宜的选择。
Select
论文
旅游企业交易优势地位的法律问题研究
孟雁北
2005(3): 99-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企业在与旅游消费者进行交易的过程中是具有交易优势地位的,但对这种交易优势地位如何调节、监督和规制则需要进行探讨。本文从限制旅游企业滥用交易优势地位行为入手,研究市场机制调节、协会组织监督和民事司法救济等对旅游企业滥用交易优势地位行为的制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政府公权力是否规制和如何规制旅游企业滥用交易优势地位的行为。
Select
论文
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重心定位
汪习根
2005(3): 104-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近代法以自由权为重心和现代法以社会权为重心的深刻反思,提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应当奉行发展权为本位,并应以发展权精神重塑法的理念,将发展权提升为宪法人权,创制发展权基本法。
Select
论文
对我国刑法中严格责任立法现状及未来的比较分析
武小凤
2005(3): 111-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何谓严格责任?我国刑法中有无严格责任?将来是否应当设置严格责任?对此,我国学者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历史地考察英美法系刑法中的严格责任和系统分析我国刑法的立法及司法现状之后,笔者认为,我国刑法中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严格责任,将来也不应该在我国刑法中设置严格责任。
Select
论文
论举证时限与诉讼效率
李浩
2005(3): 119-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试图对设置举证时限的理由提出新的解说,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举证时限与诉讼效率的关系。文章认为:防止证据突袭和落实举证责任并非是实行举证时限制度的理由,其真正理由在于提高诉讼效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事诉讼的效率是相当高的,因此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速是需要慎重对待的。实行举证时限是否能够提高诉讼效率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一些情形下,它确实有助于效率的提高,而在另一些情形下,它却降低了而不是提高了诉讼效率。
Select
论文
论控制股东的竞业禁止义务及我国的制度构建
习龙生
2005(3): 127-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治理控制股东侵占公司利益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公司法层面缺乏关于控制股东竞业禁止义务的规定,受英美法的影响,上市公司的监管规则对此有所突破。本文从境内外理论和立法的比较出发,研究控制股东竞业禁止义务理论的形成、控制股东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认定、法律责任,并尝试构建我国公司法层面和执法层面的相关规则,以期填补我国研究界的这一空白。
Select
论文
刑事诉讼法治的困境与出路——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神话
陆而启
2005(3): 136-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社会现代化转型阶段,直面内在冲突和外在冲击的刑事司法存在着诉讼角色预期的左右为难和诉讼运行机制的艰难困境。在“折中”、“兼顾”、“相结合”或者多元化的思路指导下的刑事诉讼立法完善,即使排除普遍存在的“矛盾”达到逻辑论证的完美,也可能在实践中寸步难行,而且往往也能为各种理论错误和操作失误从内含各种对立的矛盾中“各取所需”寻找到借口。
Select
论文
日本要件事实论纲——一种民事诉讼思维的展开
章恒筑, 夏瑛
2005(3): 146-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日本司法研修制度相伴而随的要件事实论,是对德国的证明责任理论的改造,具有指导当事人攻击防御的机能。要件事实论作为民事诉讼的实践命题,对以辩论主义为导向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有借鉴意义。
Select
论文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周仲飞
2005(3): 154-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迄今为止无论是在中央银行立法还是在中央银行的具体操作上各国对于最后贷款人制度尚未形成统一的做法。我国在该制度的立法空白,导致了中央银行在具体操作上的盲目性和混乱性。本文通过对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比较法分析,指出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理论和立法存在的缺陷,提出我国应以“系统性危机”为标准,采用“推定模糊”方式架构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立法框架。
作者投稿查稿
责编审稿系统
副主编审稿系统
主编审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辑办公系统